拘留烧散煤用户有敷衍整改之嫌
2018-11-11 18:02:00 来源:
范子军
12月7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环境保护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条题为“我县拘留两名燃烧散煤用户”的消息引发关注。随后曲阳县环保局一工作人员回应称“标题可能措辞不当”,被拘用户系因不听劝阻二次使用劣质煤。12月8日晚,曲阳县政府发布情况说明称,没有对燃用劣质散煤人员进行过拘留,上述文章内容有误,系工作人员失误所致。
“烧散煤被拘”事件一波三折,曲阳官方消息相互打架,本身就给外界留下了不小的想象空间。有关专业人士和媒体舆论,不仅质疑依据《曲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劣质散煤管控的通知要求》拘留烧散煤用户的合法性,而且追问当地处理环保与民生关系的妥当性。
行拘燃烧散煤用户舆情持续发酵,去年12月,曲阳“煤改气”工程未按时完成,致使部分学校小学生只能靠“晒太阳”“跑步”等方式取暖,不少孩子出现冻伤,曾经引发公共舆论广泛关注,如今再度被旧事重提。
更有细心者扒出,11月1日“曲阳环保”微信公众号还发布过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有村民在西郭村北山坡上引燃杂草被警方拘留5日。既从侧面佐证了烧散煤被拘或非莫须有,又反映出当地基层治理的混乱现状。
相关报道显示,6月11日至7月22日,生态环境部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实施三轮大气强化督查,共向河北省交办涉气环境问题3572个。其中,曲阳县问题最多。
8月,曲阳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曾因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被发现问题较多而相继被生态环境部、河北省大气办公开约谈。河北省大气办明确提出要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拘留燃烧散煤、引燃杂草群众的做法,或恰恰暴露出敷衍整改的嫌疑。
防治大气环境污染,“严管、严控、严打”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必须严格坚守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这一前提;民众支持政府环境治理行动责无旁贷,但地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考虑到民生实际。
去年12月,环保部曾下发《关于请做好散煤综合治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工作的函》特急文件,提出“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这实际上明确了保障民生之一的底线。
曲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散煤燃烧治理作为专项整治内容之一本身无可厚非,但姑且不论动辄拘留群众合法与否,有必要深度追问的是,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占据的比重有多大?对其他领域的污染源是不是也如此锱铢必较零容忍?用“蛮力”治理的背后是否存在“拣软柿子捏”的动机,甚或制造严治假象掩盖更为突出、严重、更实质的问题?别又是“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虚晃一枪? (作者系时评人)